top of page

心理BLOG

父母的很多行為,其實是被子女的基因「誘發」的。 /

可能會讓父母感覺同時感覺寬慰和壓力。孩子的基因會影響父母如何教養孩子,但是佔的比例沒那麼大。

第一個結論:父母的很多行為,其實是被子女的基因「誘發」的。


由於美國的收養制度相對完善,有研究者統計了 45 個處於青春期的收養家庭的孩子。 這些孩子的親生父母至少有一個存在行為問題——比如酗酒和暴力等,而養父母則非常「清白」。


結果發現,親生父母的心理問題得分和養父母消極教育孩子的方式竟然有關係。 具體來說就是:養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會受到孩子天生特質的影響。


父母養育,或者說教養方式在父母和孩子的互動中形成。 當親生父母把「攻擊行為」基因遺傳給孩子,孩子有了「不聽話」的特質後,就會誘發養父母更「粗暴和冷漠」地對待他們。


這種互動模式,叫做喚起(evocative)模式,即孩子天生的特質,引發父母特定的反應。


這並不難理解,人際互動中,人們的情緒行為經常會受到對方影響,父母也只是普通人。 在養育「天生 hard 模式」兒童的時候,會經歷更多挫折,犯更多錯誤,需要更長時間的磨合,才能達成互相的理解。




除了「喚起」模式之外,研究者發現,孩子基因類型影響親子關係的另外兩種模式:


被動(passive)模式:因為孩子和父母有基因共用,父母行為和孩子行為之間的一致性會互相強化,比如父母本身就注意力有問題,孩子也更可能分心多動,整個家庭互相「傳染」,看起來都越來越「丟三落四不靠譜」。


主動(active)模式:孩子由於基因有某些傾向,且會自己更傾向於選擇相應的行為,例如外向孩子會更喜歡找同伴玩,內向的孩子更想自己一個人看書,慢慢地,兩個人的生活方式開始差異顯著。 如果這些傾向受到來自父母或者其他人鼓勵,就會形成越來越穩定的行為模式。


這就是個人選擇的力量了:在一個鼓勵「做自己」的環境中,人的個性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被放大。


看到這裡你大概能感受到了:基因與環境的力量,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是交織在一起,互相作用的。


比糾結「哪個影響更大」更有價值的,是增強對每種力量發揮作用方式的「覺察」,去主動操控命運的齒輪,而不是全然被生活的慣性推著走。


第二個問題的結論,可能會讓父母感覺同時感覺寬慰和壓力。 孩子的基因會影響父母如何教養孩子,但是佔的比例沒那麼大。 根據來自孩子的回饋評估:

爸媽是否關愛,基因影響 35% 左右;

爸媽是否專制,基因影響 15% 左右;

爸媽是否過度保護,基因影響 23% 左右;


我們現在知道,關愛和嚴格要求同樣重要,也同樣需要「適可而止」。 在這件事上,父母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找到最適合的尺度。

父母怎麼對待你,也受你的基因影響

其實讓 Bouchard 震驚的是,基因的影響竟然這麼大,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不符合「政治正確」,畢竟很多人會將 「基因」 和 「無法改變」聯繫在一起。


隨著表觀遺傳學的發展,我們知道雖然基因很難改變,但基因的表達其實受環境調控。 但無論如何,基因相關的研究結論總是給人一種宿命的無力感。


所以發現基因的力量后,行為遺傳學家開始關注,基因在父母跟子女的互動中,扮演什麼角色?


在發展心理學中,把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叫做「父母教養方式」。 這個領域的研究歷史悠久。 最經典的理論,是勞倫斯·斯坦伯格對父母類型的劃分。


他根據父母對孩子要求嚴格程度,以及對孩子需求的回應程度,分出了四類父母:




你可以在很多育兒科普中看到這種分類下得出的研究結論,例如:


專制父母可能會壓制孩子的創造力

父母的「冷漠」可能是造成孩子內向性格的一個原因

父母過於專制和過於溺愛的教養方式都可能造成子女更有攻擊性


這些結論沒有錯,但是這些結論會給人留下一種印象:責任都是父母的,子女是任父母擺布的無辜羔羊。

但任何關係不應該是雙方互動的結果嗎? 親子關係作為人際關係的一種,除了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子女對父母的影響,就不重要了嗎?


而且,如果基因真的那麼重要的話,那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基因是不是也應該「負點責」?


我們看一下研究者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

為什麼有人覺得「家庭對人無影響」?

家庭影響是一個科學問題,要用研究數據說話。


從研究物件來看,家庭對每個人影響情況各異,科學家難以回答對每個單獨的個體來說,家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但可以回答當人群足夠大的時候,即在多個家庭裡,家庭產生影響的整體趨勢。


行為遺傳學的研究思路是,統計一群人內部的差異性,然後把導致差異產生的原因,嘗試分解到 3 個籃子里:


A: 基因( Additive Genetic Variance),即遺傳物質。

C: 共用環境( Common 或者 shared Environment ),共同的生活環境,比如家庭。

E: 非共享環境(Non-shared Environment),除了上述 2 部分的其他因素。


這就是行為遺傳學中的 ACE 模型。 通過 ACE 模型,我們可以得到基因,共用環境和非共用環境對人某種表現的影響大小。


為什麼可以這麼做? 以下是基本原理,如果你不想深入瞭解,也可跳過這部分,對後續理解影響不大。


這得從建模使用的數據來源——雙胞胎說起。


雙胞胎主要分為 2 類,1 類是同卵雙胞胎,基因幾乎 100% 一致,長相更相似,另 1 類是異卵雙胞胎,從群體水準看,約有 50% 的基因一致,和親兄弟姐妹類似。 除此之外,雙胞胎還有個特點,一起出生,一起養育在同一個家庭中。


以情緒穩定性為例,我們可以計算出同卵雙胞胎的一致性,且讓一對同卵雙胞胎更相似的原因來自:同樣的基因和同樣的養育家庭。 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公式:


同卵雙胞胎一致表現 = 基因 + 共享環境


同卵雙胞胎不一致表現 = 1 - 同卵雙胞胎一致表現 = 非共用環境


通過這 2 個公式我們可以把「非共用環境」的影響大小計算出來。


異卵雙胞胎一致表現也是可以計算出來的,且我們知道:


異卵雙胞胎的一致表現 = 1/2 基因 + 共享環境


所以通過比較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一致表現的差異,可以計算基因的影響。


非共用環境和基因的影響都計算出來了,那共享環境的影響大小也可以確定。


以上為一簡易演算法,方便理解。


行為遺傳學家 Thomas J. Bouchard主導了明尼蘇達大學的雙胞胎專案。 早在 1981 年,關於雙胞胎的研究已經得出了一些結論,他在一次採訪中這麼說到:「我看著這些數據,我也正在收集新的數據,但是我仍然非常震驚,我現在沒法冷靜下來完全消化一些結論。 」

2004 年,他總結了多個心理學特徵的 ACE 模型結論,各色 DNA 解讀報告中提供的遺傳率公式,很多也來自這篇總結研究:


遺傳率(heritability),對應 ACE 模型中的 A ,指的是基因對該特徵群體內部差異的解釋率,數位越大,說明這個特徵受基因影響越大。


共用環境 ( shared environmental effect ),對應 ACE 模型中的 C,可簡單理解為生活在同一家庭所帶來的相同影響。 你會看到,內外向、宜人性、盡責性、情緒穩定性和開放性,都不受這部分的影響,它們的效應都是 0。


所以你是不是也會在內心默默得出「家庭不重要」的結論? 這就是一些人認為「家庭無影響」的主要證據。

這才是心理學

快把佛洛伊德的書扔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