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PSYCHOLOGIST​

精神分析

*社會文化學派

卡倫·荷妮 KAREN HORNEY

卡倫·荷妮(德語:Karen Horney,/ˈhɔːrnaɪ/;,1885年9月16日-1952年12月4日),德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新弗洛伊德學派研究者。社會心理學的先驅。對基本焦慮研究貢獻良多,並提出理想化自我的心理學概念。1915年獲得德國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移居美國。 1952年11月,荷妮因罹患肝內膽管癌並發全身性轉移而病逝,享年67歲。


荷妮的基本理論
荷妮反對弗洛伊德將人類的心理現象歸結為生死驅力、性衝動(Libido)與陰莖羨妒(Penis envy)等概念,認為人類某些的精神衝突是由外部文化及環境造成的。

在人格發展方面,弗洛伊德理論認為女性的精神障礙是基於對男性「陰莖羨妒」,荷妮卻採取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觀點,指女性希望成為男性是因為希望擁有那些被我們的文化認為屬於男性的特質或特權,比如力量、勇氣、獨立、成功、性自由及選擇伴侶的權利,這些都是文化因素而非生物因素決定的。荷妮亦指出當男性(男孩)發現自己沒有懷孕生育的本能時,他們反而會產生妒忌及自卑,所以男性表現出的進取心,爭取成功是對這種自卑感的補償。


基本焦慮

是指自個體出生後,因受環境種種缺乏溫暖和安全的影響,所形成的無助感及恐懼感。絕大多數的父母,無法針對幼兒的身心需求設置有利的成長的理想環境,甚至有許多父母,對幼兒過分苛求,或是過度放縱,致使幼兒無法在充滿愛意與安全的環境成長。根據荷妮對精神官能症的看法,患者掙扎於三種因應基本焦慮的反應類型中。這三種反應類型(或神經質傾向)分別是趨近、反抗與逃避。

神經官能症三種類型

依10種神經質需求,按性質分為三類,每類代表一種性格:

依從性格(compliant character):指個體缺乏獨立,強烈需求別人的關愛,依賴別人情感支持的性格;在表面上是親近任,而在潛意識中卻是借依從消除焦慮感。
攻擊性格(aggressive character):指個體對人持敵對攻擊態度,藉以攻為守策略來取得別人的重視。
離群性格(detached character):指個體不與人親近的性格;表面上是獨善其身,而潛意識中卻是對人際感情敏感,借離群以保安全。


神經官能症診斷:(需與以下症狀相互鑒別)


意志喪失性格:智力障礙在每個病人中差異較大,近期記憶喪失是最明顯的特點,病人常表現獃滯,自發性或主動性活動下降,談話、閱讀、寫作、愛好和創造性減弱,對家庭不關心、淡漠或冷淡、孤僻、工作效率差。有人把這些複雜活動異常,稱為意志喪失性格。意志喪失性格是正常顱壓腦積水的臨床症狀之一。
老人性格孤僻:遠離市區、遠離聲響。雖然清淨有利於減緩老人聽力的衰退,但太安靜的環境也可能導致老人的身心健康受損。 老年人生活在過於安靜的環境,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抵抗力下降,而且變得性情孤僻,對生活冷漠。獨居老人性格孤僻,很容易患上「被害妄想症」等精神疾病。
對刺激過敏,反省過度、怯懦小心,缺乏信心,有不完善感,自卑感,易疲勞和強迫性。

自我概念

分為兩種群體來討論,他認為精神官能症患者與健康者應用不同人格概念去解讀。

健康者(healthy person)

真正我(real-self)藉由清晰的自我形象反應而出,自我形象提供self一種整體的感覺和人格的統合,也由於正常人的自我形象是利基於我們對自己的一些真實評價而來,因此能達成真實我。

自我認知(self-realization):心智健康者會擁有精準的自我認知,便能自由地理解自身的潛能。

精神官能症患者(neurosis)

理想我(ideal-self):精神病患同樣為了統一人格,但他們的自我形象是來自於妄想,並建構絕對完美理想化形象。

壓抑我(despised-self):精神病患為了理解他自己的這個理想,會陷入一種應該的壓制狀態,他們會因為理想而告訴自己應該做到完美,而真實的自我卻做不到而非常不討喜最後會否認真實的自我,這是不切實際的

精神官能症的十個「驅動力量」

也可說是精神官能症的十個「需要」或「傾向」:

對愛和稱讚的需要。(The need for affection and approval.)
對生活伴侶的需要。(The need for a partner.)
對把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狹窄範圍之內的需要。(The need to restrict life practices to within narrow borders; to live as inconspicuous a life as possible.)


對權力的需要(The need for power.),
包含:

(1)對處心積慮地控制自我和別人的需要。

(2)對無所不能的意志的需要。


對剝削他人和不擇手段的撈取好處的需要。(The need to exploit others.)
對社會認可或聲譽的需要。(The need for social recognition.)
對稱讚自己的需要。(The need for personal admiration.)
對個人成就的需要。(The need for personal achievement.)
對自己能自足自立的需要。(The need for self sufficiency and independence.)
對完美的需要。(The need for perfection.)

以上這些需求可合併為三種類型:

親近他人
對抗他人
逃避他人


依據這三種需求類型,可歸類出三種性格:

依從性格(compliant character),個體缺乏獨立,強烈需求別人的關愛。
攻擊性格(aggressive character),個體對人持敵對、否定態度。
離群性格(detached character),個體不與人親近的性格。

生平
荷妮於1885年9月16日誕生於德國漢堡一個名叫卡倫‧丹尼森(Karen Danielsen)的小村莊。父親為挪威卑爾根人,為遠洋漁船船長,篤信宗教、獨裁而沉默寡言。母親比父親小十九歲,丹麥人,思想豪放不拘。荷妮的母親與前夫生有四個小孩,再婚後又生哥哥貝恩特(Bernt)與荷妮。幼時與哥哥感情親暱;但隨年齡增長,哥哥時常外出與女伴約會,使荷妮產生失落感,兄妹感情漸不如往昔親近。在荷妮的回憶中,父親是一個可怕的人物,他看不起她,認為她外貌醜陋,天資愚笨。荷妮亦感受到母親對哥哥的偏愛,因而其童年生活頗不快樂。9歲時,她改變了生活態度,她曾說:「雖然我不能讓自己變漂亮,但我能使自己更加聰明」。求學經歷與感情狀況:荷妮12歲時,為了治病而對醫學產生了深刻的興趣,萌發成為醫生的決心。1901年,在母親的支持下進入高中。在十九世紀末,女權運動雖已推翻了許多舊有的傳統,使女性得以參與職業,但女性從醫仍屬罕見。因此父親對荷妮學醫的想法極力反對,荷妮的母親為此與丈夫產生爭執,並在1904年離婚。1906年,進入弗賴堡大學學習醫學,1908 年轉至哥廷根大學,經考試合格後於柏林「蘭克維茲療養院」鑽研三年的精神醫學。第三年則追隨德國最著名的神經學家赫曼·奧本海默學習。大學期間,她遇到了已婚的奧斯卡(Oskar Horney),他們在1909年結婚並生了3個女兒,但婚後夫妻感情不睦,1926年離婚。此後曾一度與精神分析研究所另一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相戀。

1909年,由於抑鬱症和性問題的困擾,開始接受S‧弗洛伊德的嫡傳弟子K‧亞伯拉罕的精神分析。1910年,父親去世,1911年,母親去世。1913年,荷妮獲得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在結束醫師實習之後,荷妮轉任伯林精神醫院住院醫師,歷任四年(1915-1918),接著在神經科門診行醫。1923年,奧斯卡得了腦膜炎,生意也陷入低潮,加上荷妮的弟弟在這年因肺炎去世,使荷妮的情緒低落,抑鬱症再度發作,曾萌生自殺的念頭。學術成就:1920-1932 年間,荷妮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並創辦私人診所。荷妮於此期間對S‧弗洛伊德關於女性性慾的看法表示不滿,因而離開弗洛伊德的正統學說;在雜誌上發表了大量的論文,多關於女性問題與否認弗洛伊德相關論點的文章。1941年,在紐約精神分析學院的一次會議後,荷妮無故遭解聘;而當時與會人士有半數以上拒絕表決。於是以荷妮為首,成立了歷史性的一項新組織──美國精神分析促進協會,並設立「美國精神分析學院」,荷妮獲選為院長。協會的組織甚為嚴密,不受其他個人或團體的理論所左右。並發表協會之宗旨:「對弗洛伊德所創設的理論基礎抱著自由質疑、容忍及虛心不偏激的態度,以促進精神分析的發展……我們相信人類天生是具有建設性的,必能創造出一個環境,在此環境下個人的潛力都能受到鼓舞而抒發出來」。

教育和學習
1912年,荷妮獲得柏林大學醫學博士學位,而後求學於弗洛伊德的朋友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之後在柏林精神精神病醫院擔任醫師,在柏林精神病研究院任教至1932年,後移民美國 。初期任教於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副所長,後轉往紐約精神病分析研究所工作,因對弗洛伊德理論的種種不滿及反對而被紐約精神病研究所除名。荷妮於1941年組建成立美國精神分析促進協會,並成立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自任所長。

埃里希·弗羅姆 ERICH FROMM

埃里希·弗羅姆(德語: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又譯作弗洛姆,美籍德國猶太人。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西方人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精神處境。他企圖調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人本主義的學說,其思想可以說是新弗洛依德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的交匯。弗洛姆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者之一。

弗洛姆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後來從德國移居美國後仍然保持與學派的聯繫。

學說內容 
弗洛姆的作品以紀錄社會政治以及作為基礎哲學和心理學著名。

弗洛姆於1941年發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續集——《為自己的人》。這兩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論中人的性格理論。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愛的藝術》,他在這著作中概括並補充了《逃避自由》和《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論。

弗洛姆從小學習《塔木德經》(猶太教的法典),人生觀受其影響深遠。年輕時他跟隨猶太教祭司J. Horowitz學習《聖經》,後來在海德堡大學修讀社會學博士時跟隨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kow學習 。在法蘭克福讀書時又跟隨過Nehemia Nobel和Ludwig Krause。弗洛姆的祖父及其兩個哥哥都是祭司,一個舅公是著名的《塔木德經》學者。然而在1926年,弗洛姆離開正統猶太教,轉向以人本主義解釋《聖經》的典範。

弗洛姆對《聖經》中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的解釋奠定了他的人本主義哲學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別善惡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美德,研究《聖經》的學者卻都認為亞當與夏娃吃知善惡樹的果實犯了罪,因為他們違背了上帝代表父性的一面。他認為人應運用其創造力來建立自己的價值,不是以服從父性權威和依賴母性的關愛來建立道德價值。弗洛姆認爲人應當脫離宗教中將上帝當作父親和母親來愛的主流態度,認識到上帝是人類所需要追求的全部事物投射,從而擁有成熟的、愛的能力,而非停留於幼稚的愛。他也認爲關於上帝的觀念,在歷史和宗教的形成中,根據精神分析的理論是逐漸演變和成熟的。

除了純粹譴責權威主義的價值體系,弗氏也把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作為比喻,以解釋人類不安的情緒。亞當與夏娃吃了知識樹的果實,他們意識到當自己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與大自然已不再是一體。於是他們覺得 「赤裸」和「羞愧」。他們已經進化成人類,意識到自己,意識到道德價值,意識到面對大自然和外部世界的巨大力量帶來的無力感,不再是與自然為一體,只有動物本能的那個「準人類」。按照弗洛姆,罪惡感和羞愧源於人意識到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存在的割裂性。要解決這種存在的分裂,唯有發揮人類的積極力量和創造性——愛和理性。

弗洛姆認為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創造力把各種經常來當作「真愛」的證明的自戀神經症和性虐待傾向區別開來。弗氏相信愛的本質有四大元素:關懷、責任、尊重和了解。認為「愛情」的經驗只代表一個人未能真正了解愛的本質。弗氏利用《聖經》裡約拿的故事說明在現今人際關係中,關懷和責任的特質已十分少見。故事講述尼尼微城鎮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惡果,約拿卻不願意去拯救他們。弗氏稱現代社會的人缺少對別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別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病態、不義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據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種需求:

相屬需求。指個體具有愛人與被愛的需求,希望認識別人,了解、關懷別人,並願意對別人承擔責任;
超越需求。指個人希望在作為上超越物質條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現出創造性的人格特質;
落實需求。指個人希望與別人、社會及與大自然親密結合,從而獲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統合需求。指個人力求自己人格統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義來的心理傾向;
定向需求。指個人具有努力尋求生活方向從而獲得心安的心理傾向。


他討論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應付孤獨感的幾種心理機制,他稱之為性格的動力傾向性:

接納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沒有生產或提供愛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尋求別人幫助、依賴別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給予者。
剝削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並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詭計等,從他人處巧取豪奪,以滿足自己的欲望。
貯藏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視為威脅,通過貯存和占有而獲得安全感。
市場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的價值觀是在市場上把自己當作商品,使自己具備適合僱主所需之性格特徵。
創造傾向性——這種傾向性的人充分發揮其潛能,成為創造者,對社會可以作出創造性的奉獻。


上述前四種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態表現,針對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應當根據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性格傾向實施治療與拯救;只有創造傾向性是人格常態的、健康的表現,對一般的健康人,應加以積極的引導,促使他們的人格健全地發展。


弗洛姆提出了社會潛意識,社會潛意識是一個社會的大多數成員共同存在的被壓抑的領域。他指出,歷史上大多數社會都是少數人統治並剝削多數人,因此必然會想方設法不讓大多數人意識到這種社會的不合理,必須把人們的怨恨情緒壓抑下去。壓抑的機制是每個社會都有的一套決定人 的認識方式的體系,其作用類似於過濾器。除非人們的經驗能夠透過這個過濾器否則就不能成為意識。這種社會過濾器由三種要素組成:

一、語言。難以用語言表達 的經驗和現象則難以成為明確的意識;

二、邏輯,不合邏輯的經驗被排斥在意識之外,而不同文化有不同的邏輯;

三、社會禁忌,指每個社會都排斥某些思想和感 情,使之不被思考、感受和表達。


在構成過濾器的三種要素中,社會禁忌是最重要的。社會潛意識和社會性格一樣是聯繫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的中介環節。對個人方面,是個體為逃避被他人和社會所孤立和排斥而形成的心理機能。



生平與經歷 
弗洛姆1900年生於一個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家庭,為家中獨子。1918年弗洛姆進入法蘭克福大學學習兩學期法學。1919年暑假後,弗洛姆進入海德堡大學學習,改學社會學,師承阿爾弗雷德·韋伯(馬克斯·韋伯的兄弟)、卡爾·雅斯貝斯和海因里希·李凱爾特。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學專攻精神分析學,1925年至1930年間,在柏林精神分析學會接受精神分析訓練。1930年,他開始臨床實踐,加入法蘭克福社會觀察學會。納粹在德國執政後,弗洛姆搬到日內瓦,1934年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工作。離開哥倫比亞大學後,在1943年他幫助組建華盛頓精神病學學校紐約分校。1945年又組建了William Alanson White 精神病學,精神分析和心理學協會。

1950,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出任教授,並在那裡的醫學院建立精神分析部。另一方面,他從1957年到1961年擔任密西根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又從1962年擔任紐約大學文理學院心理學客座教授。1965年弗洛姆退休,然後在1974年搬到瑞士穆拉爾托。1980年,弗在八十歲生日前五天於家中去世。弗洛姆一生堅持臨床實踐,出版了一系列著作。

卡丁纳 ABRAM KARDINER

阿布拉拇*卡丁纳(1891--1981)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精神医学出身的著名人类学家。他主要关心的是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不仅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作用,而且重视人格对文化变迁的影响。卡丁纳出生于纽约。1921~1922年他曾在维也纳接受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对佛洛伊德产生强烈的崇敬之情。回到纽约便开业从事精神分析治疗活动,热情地传播精神分析学说,训练精神分析专业人员。1933年,他在纽约精神分析学会组织佛洛伊德社会学著作研讨班,学员大多数是人类学者,其中林顿、杜波伊斯等人后来成为著名人类学家。他还邀请萨丕尔、本尼迪克特等著名人类学家发表演讲。1937年,林顿和卡丁纳都受聘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合作研究。他们继续举办研讨会,一般都是先由几位人类学家介绍本人曾从事过现场研究的那一种文化,再由卡丁纳进行分析阐述,然后大家对这些阐述进行讨论。卡丁纳将这些研讨成果加以总结,写成《个人及其社会》(1939),并与林顿、杜波伊斯等合著《社会的心理疆界》(1945)一书。由于卡丁纳等人的工作,30~50年代的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在社会心理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而卡丁纳本人也成为一个开创性的人物。除了上述两部著作,卡丁纳还与人合作写出了《压抑的记号》(1951)、《他们研究了人》(1961)两部著作。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 HARRY STACK SULLIVAN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英語:Harry Stack Sullivan,1892年2月21日出生於紐約州city of Norwich,1949年1月14日逝於法國巴黎),美國心理學家,其心理學研究工作是基於直接和可檢驗的觀察(相較於此,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隨者傾向於利用更抽象的概念,即潛意識,來進行研究)。

生平 
沙利文來自一個愛爾蘭移民家庭,在紐約州的諾威奇鎮長大,此地在當時有反天主教氛圍,使得他處於一種社會孤立的生活狀態里,這有可能是促使他投入精神病學研究的一個動因。他曾就讀於Smyrna Union School,之後又在1909年進入康奈爾大學學習兩年[1],於1917年在芝加哥內科與外科學院獲得醫學學位。

同克拉拉·湯普森,卡倫·霍妮,埃里希·弗羅姆,Otto Allen Will, Jr.,愛利克·埃里克森和Frieda Fromm-Reichmann一起,沙利文為基於個人所處的關係網來理解個人的方法奠定了基礎。他發展出了一種基於人際關係的精神病學理論[2],該理論認為精神疾病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文化的影響(參見社會精神病學)。他聲稱,與「心間」相比,「人際」應獲得更多的關注。通過對融入其他人中間來獲得的滿足感的探究,沙利文得出孤獨是人類最痛苦的心靈體驗的結論。他還擴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使其可應用於對嚴重精神失常,特別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療。


沙利文是在心理學著作中提到significant other概念的第一人,此外,他還提出了以下兩個概念:

Self System,由個性特徵組成的心理構態,在童年時期形成並在獲得積極肯定時得到強化;

security operations,同樣在童年時期形成,用以迴避焦慮和自尊受損。


沙利文進一步將Self System定義為一種能夠指導一系列I-You交互行為的導向機制;也就是說,個人的行為,是為了引致他人的某一特定回應。沙利文將此類交互行為稱作Parataxical Integration,他指出這樣的行為-回應組合能夠變得很刻板並主宰一個成年人的思維模式,限制個人對眼前世界所作出的行為和回應,而這些行為和回應是基於個人眼前的世界的,並非基於世界真實的樣子。這結果造成判斷的失准,沙利文按其術語稱之為parataxic distortion,一個能說明問題的典型情況是:根據以前的經驗模式去體會和評價他人;這類似於弗洛伊德的移情說。沙利文還引入了"prototaxic communication",一種更原始、稀少和初級形式的心理交變過程;以及"syntactic communication",一種成熟化的情緒反應。

沙利文在人際關係上的研究工作成為了人際心理學的基礎,這是一個強調應對病人與他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的細節進行仔細探究的精神分析學流派。


沙利文首創了術語"problems in living",用來描述那些被冠以所謂精神疾病的人在獨自一人和與他人相處時所體驗到的困難。這一短語後來被托馬斯·薩斯繼承和推廣,他的工作是antipsychiatry運動的基礎。在運動中,"Problems in living"變得傾向用於指稱精神憂慮的表現。

1927年,他重新審讀了富有爭議、匿名出版的The Invert and his Social Adjustment一書,並在1929年稱之為"a remarkable document by a homosexual man of refinement; intended primarily as a guide to the unfortunate sufferers of sexual inversion, and much less open to criticism than anything else of the kind so far published."[3]

他是William Alanson White Institute的創建者之一,該機構被認為是世界頂級的獨立精神分析學研究機構, 同時也是創刊於1937年的Psychiatry雜誌的創立者之一。在1936年到1947年間,他領導了精神分析學的華盛頓學派。

1940年,他與Winfred Overholser,後者為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一個有關軍事動員的委員會工作,合作制訂了一份對應徵入伍者進行心理學篩選的指南。根據一位歷史學者的記述,他相信"性慾在引起精神障礙中起的作用很小,成年同性戀者應被接受並讓他們獨自一人。"儘管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其他人仍舊認為同性戀者沒有資格服兵役。[4] 1940年12月5日,沙利文開始為義務兵役管理部主管Clarence A. Dykstra擔任精神病學顧問。他於1941年11月辭職,在對精神病學持批評態度的Gen. Lewis B. Hersey成為主管之後。[5]

1925年到1929年間,他在Sheppard Pratt醫院開設了一間精神分裂症實驗性醫療病房,此間的經歷使他聲名鵲起。病房不使用鎮靜劑,擁有約86%的治癒率。所有病人都是男性同性戀者,經過特別培訓的病房護士也都是同性戀者或能夠接受同性戀的人。因此,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男性同性戀病人能夠和護士積極交流互動,他們因社會偏見和缺乏親密同性關係而受到的傷害也就得到了治療。[6][7][8]

沙利文和比他小20歲、以"Jimmie"之名為人所知的James Inscoe Sullivan的有一段始於1929年並持續了22年的交往經歷。沙利文對自己的性取向保密,並告訴他的親密朋友說Jimmie是他的養子。[9]

寫作經歷 
儘管沙利文在他的有生之年只發表了很少的作品,他卻影響了幾代的精神健康學者,特別是通過他在華盛頓Chestnut Lodge的演講。Leston Havens稱他是美國精神分析學最重要的幕後影響者。他的思想在其身後被編集出版,由Helen Swick Perry任編輯,後者另於1982年出版了一部他的詳細的傳記(Perry, 1982, Psychiatrist of America)。以下作品被位於安納波利斯的馬里蘭州檔案館收為Special Collections(MSA SC 5547):Conceptions of Modern Psychiatry, Soundscriber Transcriptions (Feb. 1945-May 1945); Lectures 1-97 (begins Oct. 2, 1942); Georgetown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 Lectures (1939); Personal Psychopathology (1929–1933); The Psychiatry of Character and its Deviations-undated notes.

著作 
他的作品包括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1953) [1];"The Psychiatric Interview" (1954),Conceptions of Modern Psychiatry (1947/1966);" Schizophrenia as a Human Process (1962)。他的Personal Psychopathology (1933/1972)一書中有一章的主要內容是"男性青春期",包含有關性行為、個性形成和社會苛責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更多信息。[10]

精神分析

*自我心理學派

PSYCHOTHERAPY - ANNA FREUD
*中文字幕

8 STAGES OF DEVELOPMENT BY ERIK ERIKSON
*中文字幕

PSYCHOTHERAPY - JACQUES LACAN
*中文字幕

哈特曼 HEINZ HARTMANN

哈特曼(Heinz Hartmann,1894-1970)生于德国一个显赫的知识家庭,早年学医获医学博士学位,并选修了许多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维也纳随安娜学习精神分析。二战爆发后,他移居美国,研究自我心理学,主办《儿童精神分析研究》杂志。他曾任纽约精神分析学会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被认为是二战后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方面最著名的理论家、自我心理学之父。他的《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 Ich- Psychologie und Anpassungsproblem. 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 Psychoanalyse, 24: 62- 135.(1939)可以与弗洛伊德的《自我与伊底》(1923)相媲美,被誉为自我心理学发展的第二块里程碑。他还出版有《自我心理学文集》(1964)。哈特曼的主要贡献是: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的一些模糊认识;把精神分析的一些命题恰当地纳入普通心理学,试图建立精神分析与学院心理学之间的联系。

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哈特曼敏锐地觉察到,古典精神分析在自我的研究方面的最大问题是过于强调自我与伊底的冲突,忽视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the conflict-free sphere)。他所谓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间领域,而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心理机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可以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在他看来,诸如知觉、思维、记忆、语言、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各种动作的成熟和学习等,都属于自我的适应机能,它们不是自我与伊底相互冲突的产物,而是在没有冲突的领域里发展起来的。
哈特曼的整个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以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使精神分析对自我的研究找到了立脚点,扩展了精神分析的范围。所以,他的学说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真正建立,他被誉为自我心理学之父是当之无愧的。



二、自我的起源及其自主性的发展

哈特曼认为,自我独立于伊底,是与伊底同时存在的心理机能。为此他提出,自我和伊底都是从同一种先天的生物学禀赋,即“未分化的基质” (The Undifferentiated Matrix)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 “未分化的基质”演化为伊底的本能内驱力,另一部分生物学禀赋则演化为先天的自我的自主性装备(the apparatuses of ego autonomy)。他在自我起源问题上的这一修正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进展,显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哈特曼认为,自我在发展上也独立于伊底的本能发展,他称之为自我的自主性发展。在他看来,自我的自主性发展有两种:一是初级自主性(primary autonomy),一是次级自主性(second autonomy)。所谓初级的自主性是指那些先天的独立于伊底的没有冲突的自我机能。这种自我机能一旦从未分化的基质中分化出来,就对环境起着适应的作用。它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主要表现为一种自我机能的成熟过程。他强调,自我的知觉、思维、运动机能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发展规律。也就是说,自我的这些特点和发展规律处在现实和本能驱力的影响之外,他称之为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因素。他论述说,从半岁到1岁起,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就开始成熟起来,婴儿开始发展知觉、运动、记忆、学习和抑制等机能,这些变化帮助它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部分地掌握生活空间中的非生命客体,并形成一定的预测能力。显然,哈特曼提出的自我的初级自主性机能和一般的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从而使精神分析可以从病理学的范畴转向正常的心理范畴。

所谓次级自主性是指从伊底的冲突中发展起来,并可以作为健康地适应生活的工具的那些自我机能。也就是说,它们最初是服务于伊底的防御机制,但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结构,摆脱了冲突的领域。他认为,防御最先存在于本能中,它们后来可以演化为自我应付伊底的手段。他用理智化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为例来加以说明。理智化作用作为防御机制是指人们为了防御潜意识动机而故意用某种智力活动来压抑它。譬如,小孩借助看小人书来压抑恋母情结。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理智化作用发生在本能的水平上,可以帮助解决伊底与现实以及与自我的冲突,另一方面,理智化作用在自我结构的组织和利用下也可以演化为一种高级的智力成就。“这一过程还有一种现实倾向的方面,即这一反本能的防御机制同时可以被看成一种适应过程。”(车文博,1989,p.319)也就是说,作为防御机制的理智化可以演化为作为适应的自我的次级自主性。哈特曼的次级自主性的概念对于人们理解防御、适应和自我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但也表明他在坚持自我的自主性发展上是不彻底的,因为归根结底,次级自主性仍然起源于伊底。



三、能量的中性化

哈特曼认为,要想使自我彻底离开伊底,实现自我自主性,就必须修正和扩展弗洛伊德的心理能量的概念。为此,他提出能量的中性化(neutralization),意思是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造成非本能模式的过程。他论述说,能量的中性化始于自我从伊底中解脱而为自己服务之时。例如,三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使能量中性化的能力。当他饥饿时,能把饥饿感觉和过去得到满足的记忆痕迹联系起来,用哭声来呼唤母亲。从而,在饥饿内驱力和呼唤母亲的联系中就存在着能量的中性化。

哈特曼的能量中性化概念是对弗洛伊德思想的进一步修正和扩展。弗洛伊德也具有能量中性化的思想。他认为,在升华作用中,自我能够直接使里比多的能量实现非性欲化。哈特曼的能量中性化思想在两个方面区别于弗洛伊德。一是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概念仅涉及性本能的非性欲化,而哈特曼强调指出中性化涉及两种本能的改造,即性本能的非性欲化和攻击本能的非攻击化。二是弗洛伊德的中性化是一个暂时的过程,例如升华作用是暂时把本能目的转变为社会可接受的目的,而哈特曼主张中性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自我借助这一持续的中性化过程,可以贮存中性化的能量,以备自我随时随地地使用。因此,哈特曼的中性化能量只在名义上根源于伊底,而实质上已经是自我的能量,不再具有本能的形态。在他的自我心理学中,中性化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为自我的次级自主性提供了能量来源,促使自我适应环境。



四、自我的适应过程

哈特曼认为,自我的适应过程就是能量的中性化过程。适应在实质上是自我的初级自主性和次级自主性作用的结果,是自我装备与环境取得平衡。对自我的适应过程的研究是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的必然要求。他借助弗洛伊德的自体形成(autoplasty)和异体形成(alloplasty)概念来说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自体形成是指个体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异体形成是指个体通过改变环境从而使之更适合自己的适应。哈特曼认为,这两种形式的适应都是很有用的,而采取哪种适应形式更适当则属于自我的高级机能。人类的适应活动总的来说是先使环境适应人的机能,然后人又适应自己创造的环境。另外,哈特曼主张人还具有第三种适应形式,即个体能够对有利于生存的新环境做出选择。

哈特曼还进一步研究了人类适应的操作手段与适应过程的关系,区分了两种适应形式:进步的适应(progressive adaptation)和倒退的适应(regressive adaptation)。前者指与心理发展方向相一致的适应,后者指为了将来或整体上对环境的适应而暂时表现出来的倒退或适应不良,也就是迂回前进。他认为,有机体要达到完善是高度复杂的,为此,不能仅考虑个别的心理组织过程的适应,而首先应考虑有机体的整体适应(fitting together)的重要作用。有时为了保证整体适应,个别的心理组织必须暂时表现出不适应。整体适应实际上是自我的整合机能(synthetic function),意思是:它并非自我的一个独立机能,而是各种自我机能的统合。他认为,整合机能是人类特有的,它使自我能够衡量各种利弊,比较长远和短期利益,进行正确的选择。人类自我的整合机能说明了人类的适应活动并非是被动的,而是一种克服困难、改造环境的能动的活动。

哈特曼还探讨了外部环境对适应的影响。他提出“正常期待的环境”(average expectable environment)的概念,意思是指人的正常适应和正常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是正常人可以期待和想象的环境。正常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这种正常期待的环境中,因此他的个人适应和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的要求相吻合。正常期待的环境是从与儿童发生作用的母亲和其他家庭成员开始,以后则扩展到整个的社会关系。哈特曼认为,婴儿的自我在正常期待的环境中借助他的自我调节机能,影响着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婴儿的自我。婴儿的自我正是在与正常期待的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螺旋式地发展的。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强调自我和环境的调节作用,从而使精神分析从强调伊底转变为强调正常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对哈特曼自我心理学的评价

哈特曼在继承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自我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又影响了后来大批的自我心理学家,如斯皮茨、雅可布森、玛勒和艾里克森等。可见,他是在弗洛伊德身后引领正统的精神分析沿着自我心理学的方向发展的引路人。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对弗洛伊德和安娜的模糊的自我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必要的澄清。他进行了新的理论的建构,探讨了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的心理学规律。通过把自我起源和伊底起源并列起来,把自我的能量中性化,并探讨自我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适应过程,他使弗洛伊德和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在两个根本方面得以修正:一是他改变了自我在实质上隶属于伊底的看法;二是他改变了自我的机能主要是对伊底的防御功能的看法。这种根本的改变的一个显著的重要意义是扩大了精神分析的目的和范围,使古典精神分析从研究本能冲突的病态心理学向研究自我适应的正常心理学转变,从而在古典精神分析与普通心理学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沟通之桥。精神分析的内容能够被纳入到普通心理学中来有利于精神分析的发展不脱离整个心理学的进程。同时,哈特曼侧重研究自我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开辟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心理学。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体系存在不可克服的矛盾。为了强调自我及其自主性,他将自我和伊底绝对地分割开来,把对环境的正常的适应归属于自我的机能、病态的本能冲突归属于伊底。因此,他未能将包括自我和伊底在内的整个的人格结构与社会环境具体地统一起来,只是在自我水平上,人与环境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的;在伊底水平上,环境的影响则是外在的、抽象的。另外,在哈特曼的理论体系中,对弗洛伊德的伊底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又是妥协的,这体现在他用能量中性化的概念来说明自我的次级自主的过程中,他认为自我的次级过程的发展所需要的能量仍然不能摆脱伊底的束缚,从而没有给自我以真正独立的能量。

精神分析
​*經典精神分析學派

PSYCHOTHERAPY - SIGMUND FREUD
*中文字幕

阿德勒心理學

荣格理论中的阴影

bottom of page